首先,要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去做。凡推出一項產品,都要制定嚴格的質量標準,通過發文件、搞培訓,才能進入加工銷售環節。在后廚實操中,廚師往往開始很認真,而時間長了就麻痹了,配料、火候“差不多就行了”,粗制濫造現象也見怪不怪了。公司對廚師考核競賽時,有人使用作料一把抓,與定量超標甚至高達0.5倍以上!這樣做出的菜品和主食口味怎能不大打折扣!
再者,要用心把產品做出美味。同樣的產品,不同的廚師和不同的批次做出來的味道常常不一樣。有時很好吃,有時很一般。這是為什么?懂行的人說有兩條:第一條是廚師技能差。你眼看著他做得很認真,但就是口味欠佳,主要是技術差,沒有悟到。第二條是廚師的心情差。如果你情緒不佳、心事重重,做出的產品會有好品質嗎?其實,產品也是有靈性的,可能帶上你對待它的氣息。
稻盛先生愛自己的產品,就像愛自己的孩子。一旦做不好,他會聽到“產品的哭泣聲”。請大家捫心自問:我們對于自己的工作和產品,是否也有著同樣的情感?要知道,我們做產品就是做自己。產品體現的價值,就是我們的價值。在當前嚴峻的市場環境下,我們只有突出“三香”美食和膠東風味炒菜的差異優勢,企業才希望得到新的發展,全體員工也會有穩定增長的福祉。所以,我們一線千百工匠肩上的擔子很重也很光榮。
持續努力吧,為藍白事業、為社區大眾,更為我們自己!
?